NLP的起源
發表時間:2022-02-28 來源:中國NLP培訓學院
NLP的起源
1970年代,美國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Cruz)有兩位極富活力和創造力的年輕人——理查 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和約翰 格瑞德(John Grinder),當時,理查 班德勒是加州大學計算機系的學生,而約翰 葛瑞德則是加州大學語言學教授。因緣際會,他們二人因為不滿于傳統心理治療的冗長與低效,而臨床心理界卻有極為卓越的心理治療大師。為了弄清他們是如何成就卓越的,兩位天才開始深入研究當時北美的四位實用主義臨床心理治療大師,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所運用的語言和策略。
這四位大師就是:
完型療法始創人——弗烈茲 皮耳士(Fritz Perls)
家庭治療大師——維吉尼亞 薩提亞(Virginia Satir)
催眠治療大師——米爾頓 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
人際溝通大師——葛瑞利 貝特森(Gregory Bateson)
他們有幸運用NLP的核心技術之一——模仿技術,去對四位臨床心理治療大師的思維和行為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模仿;兩位天才獨創性地對四位大師的思維、語言和行為模式進行解碼,并發現了人類思想、情緒和行為背后的規律,從而將其模式化而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模仿的程式;最終發展出一門快速、深入而有效的實用心理學——即后來風靡全球的神經語言程式學——NLP;并把它用于模仿其它各行業的成功人士,同樣得到卓越的效果,因此,NLP又被稱為復制卓越的學問。
NLP是人類大腦的“操作手冊”,它徹底“破解”人類思維和行為的密碼;它能夠讓人們快速改變,并可讓人們更有效地掌控自我。NLP揭開了人類溝通過程中的思維密碼,及大腦組織經驗、儲存數據的方法。這門新興的實用心理學致力于探索身體、思想及語言的互動關系,它讓我們可以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語言模式,了解他的思想及內心世界;從而讓我們能夠快速地引導他人發生改變。
當兩位創始人分手后,他們各自創立了自己的NLP機構,各自推廣具有自己風格的NLP體系:
理查 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創立了SNLP協會,而約翰 格瑞德(John Grinder)則創立了ITANLP學院;這兩個機構是目前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NLP學府。
當NLP最初的基本架構建立起來之后,很多人紛紛加入NLP的研究陣沿,早期加入的共同研究者及發展者包括:
羅伯特 蒂爾茨(Robert Dilts),朱迪 德洛茲(Judith Delozier),大衛 高登(David Gordon),萊斯麗 卡梅倫 班德勒(Leslie Cameron);史帝夫 安祖(Steve Andreas)、康妮瑞爾 安祖(Connire Andreas)。
后來加入研究,并對NLP智慧的發展產生重要貢獻的協助發展者包括:
泰德 詹姆士(Tad James) ——ABNLP協會創始人;
威廉 霍頓(William Horton)——NFNLP協會創始人;
懷亞特 伍德斯莫爾(Wyatt Woodsmall)——INLPTA協會創始人;
邁克爾 何(Michael Hall)——ISNS協會創始人,擅長NLP智慧教練技術;
添 何賓(Tim Hallborn)——感應點學院創始人,擅長NLP教練技術。